201801112-学工部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资助管理>>成长故事>>正文
为自己而活——经济管理学院 罗珊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9日 17:37      作者:     编辑:学工部学工助理     审核:     浏览:[]

罗珊,女,汉族, 199612月生,共青团员,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5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蜂云谷杯”第三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八届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二等奖、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

座右铭:为自己而活。


直至两年前,我一直都在被社会大流推着前进,比较着自己与别人身上所贴各种荣誉标签的数量。不同的经历让我在无数个深夜里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庆幸的是,在我21岁时开始了对生命的探寻,而并不是在失去了一些东西后,在“早知道……就好了”的逻辑里懊悔。

转专业开启人生初探

故事起于我选择了一个不太适合自己的专业——俄语,而不适合带来的是成绩上的差异。在繁重的课程、严厉的老师的鞭策下,因为不甘落后,我在高考后再次开启了学霸模式:早晨下床第一件事是翻开单词表,迅速记下几个单词,再在洗漱时不断默背;为熟悉俄语的发音,不顾旁人眼光,在上课路中念念有词;伴着下课的铃声冲向图书馆,强化课堂所学知识;睡觉前带着耳机把老师的录音反复听上几十遍,以致甚至在梦里用俄语对话。

而生活的妙处就在于它曲折的道路以及一步步引导。我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为什么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结果却差强人意,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一些言语开始充斥在我耳旁:“大学不就是玩的吗?这么努力干嘛?”“女孩子漂亮就好,不用这么努力学习”。懊恼的我干脆破罐破摔,于是,我开始用各种娱乐活动来掩盖自己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逃课逛街购物,手机游戏不离手,熬夜刷肥皂剧。可在精神娱乐需求被满足后,我常被即刻袭来的空虚感填满,在每个深夜里感到迷茫、内疚。我第一次询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经过思考,我明白俄语不是我擅长的领域,在这个沼泽中无论是挣扎还是放纵,都只会越陷越深,我需要挣脱出来。于是,我有了大学里的第一个目标——转专业。

行动的前提是思考和方向。既然换专业需要优异的成绩,那我就再次扬帆起航。有了目标后,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所有纠结都转化成二进制模式的思考,比如每天早上起床的心理斗争过程就是:“我该起床么?”“Hmmm...继续睡下去能帮助我换专业吗?”“很明显不能。起床!”

日复一日,终究在一学期后如愿从沼泽里挣脱,投向兴趣所在的经济类专业。

真学霸,为自己而学

进入心仪的专业,以全心的姿态迎接接下来的挑战,良好的学习习惯鞭策着我不断努力,一学期后取得了专业第一的成绩。良性循环下,是一学期更比学一期的刻苦。

可是,生活往往没有这么顺利,表面光环的里层是无尽的忧愁。得了第一,似乎便不允许自己再掉下来。于是在刻苦中增添了不少惶恐,每一天都紧绷着弦,仿佛生活只为了期末成绩。我想成为大家眼中的学霸,因为有老师的称赞,有同学的崇拜,有纷至沓来的各项荣誉,还有丰厚的奖学金。那时的我,已然在学习中迷失了自我,一心钻入书本,死记每一个细节,只为考试时的万无一失。太多道理,总是在经历后才能彻底明白。真的到了我学分绩点达到4.39,成了别人眼中的超级学霸的时候,我竟然再次感受到了空虚感!那是一种放纵自己追逐名利而如期实现后的空虚。我发现这样 “走火入魔”的学习没有任何真实感。

我开始了第二次思考:我到底为什么而奋斗?在区分了欲望与需求后,在抛开对世俗名利的追求后,我清晰地明白了这些都不是我真正所需,我想要的是丰富学识,拓宽眼界,提升自我。

这段思考对我极其重要,它避免了令我自己将来后悔的方式去生活。“早知道……就好了”这已经成了我们痛悔时最常用的句式,而对自己目标的再思考让我规避了这样的境地。一方面,它能彻底帮我摆脱惰性。有了终极目标后,不再会觉得奋斗是痛苦的事。我不过只是把消磨时间的事换成了自我提升的学习。我的手机、电脑上再也没有任何游戏软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英语学习工具和阅读软件;无聊时也不是漫无目的的点开微博刷上几个小时,而是打开新闻,将自己与世界接通,慢慢拓宽有限的眼界……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我把它们看成了专属我的娱乐活动。我活得也更加轻松,因为我不再觉得自己在苦苦地奋斗,而是快乐地向目标迈进。另一方面,它让我不做无谓的努力。目标让我清晰地明白超级学霸不是人生的目标,努力也不是死磕绩点。我们并不是考试的机器,上大学不是为了向学分绩点4.0的同学看齐,而是在大学期间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兴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尝试着为自己的理想而活,避免多年努力后,依旧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我们都是独立的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需要以谁为标杆而奋斗,一辈子的奋斗也不是为了戴着光环的名利标签,而是应该为自己,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习的真谛在于育人愉己

在跳出往常的圈子,探寻自己的需求后,我明白了生活并不只有学习,学习更不是为了高分。我将眼光放远,我开始了多条道路的尝试。因为唯有尝试过更多可能,才知道自己行不行,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

大二学年我竞选上了班级团支书,在繁忙的学业中,处理班级琐事,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与各学生干部的分工合作,让一向内向胆小的我认识不同性格的人,发现与人相处交流是一个多么宝贵的相互促进的机会。同年,我兼职高三数学家教,2小时的课程常常需要备课34小时,一周四次课的安排,让本就忙碌的生活挤不出更多空隙,但我得到了太多不曾预料到的收获。当我钻研着被我抛下已久的数学公式时,我才发现被不为考试的学习是何等有趣。教书育人,分享考试技巧与经验,指引他人前进,得到学生的肯定,给我带来身为老师的无尽意义与乐趣。

大二下学期我涉足创新创业比赛。从刚开始的一头忙乱:守在电脑前四五个小时,删删改改,最终内容只有不到100字。到不懂就想方设法地从各种渠道获取讯息,在模仿中进步,再到和队友进行头脑风暴,并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最后在大家面前展示并得到肯定的过程,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征服新领域的兴奋。

我们从来不缺励志的故事,也都懂得鸡汤故事背后的道理,但我们还是会常常感到失落与迷惘,因为生活的方向总是被各种名利所迷惑。If there's only one corner in the universe you can be sure of improving that is your own self.”大学,并不一定要让我们成为学霸,或是牛人,但一定少不了对自己的认识。放下惰性,用我们自己的时间货币换取经历,尝试着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然后勇敢快乐地为之奋斗,为自己而活,即便有时孤身一人,也必定光芒万丈。

关闭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心理发展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