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男,汉族,1995年9月生,中共党员,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一等奖、优秀毕业生、优秀党员、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志愿者。
座右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这是某影视作品中的一句台词,也是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家庭能决定一个人最终的走向吗?至少作为底层家庭出生的我看来,这个观点是武断的、片面的,是充满着悲观主义色彩和唯物主义思想的伪命题。倘若人生的抱怨从出生就开始积累,那漫漫人生路上的困难、挫折会让我们的戾气日复一日地累积,眼睛也会逐渐被所谓的现实的尘埃所蒙蔽,生活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在我看来,把我们和生活中的其他人区分开来的是我们的生活态度,“风中赏雪,雾里赏花”的积极乐观能让我们更从容自信地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挫折,也终会看到属于自己的良辰美景。
穷且益坚 心怀志向
我出生于四川一个较偏远的农村家庭,家里有体弱的母亲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父母辛劳务农,维持家计之余,还要供我求学,已是捉襟见肘。随着我年龄增长,读书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愈加增多,靠务农已难以维持。父母不顾辛苦,仍然坚持让我好好读书,告诉我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迫于生活的压力,父母在我念小学时便外出务工,我便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沟通能力,因此只能干一些体力活,赚取微薄的薪水。常年的辛苦劳作,导致母亲患上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再干重活。每次父母回家,看着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为各种开支精打细算时,内心五味杂陈。于是,那时我就有一个坚定的念头,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出人头地。贫寒的家境并没有让我抱怨父母,反而促使我更加坚强自立,让我以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我发奋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的夏天,我顺利通过了高考,考入了太阳成集团tyc3355cc。
坚定信念 直面困难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当我上大学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改善,但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刚上大学我就做起了兼职。先是去发传单,每天50元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日常开销。10月份的四川依旧炎热,周末及节假日我都会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发传单。菜市场、步行街、小区门口和学校门口都有我流下的汗水。接着我又申请了学校里的勤工助学,工作内容就是每天中午去阶梯教室打扫卫生,负责清理同学们上课时留下的垃圾纸屑。虽然那时候觉得自己的课余时间过得很充实,也一直为我能够小“独立”而感到自豪,但是当我看到我第一学期的成绩单后我意识到自己学习上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处于年级中等位置,这对于一向要强不服输的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之后的那个寒假,我下定决心要好好改变,我分析了自己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第一是对大学生活的不习惯。以前高中是在老师的监视下、同学的相互激励下学习,但是到了大学,没有了固定班级的行课模式,只有宿舍的集体生活,久而久之便使自己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宅男;第二是课余的其它事情过多地占据了我的空闲时间,让我没有心思去认真复习看书。针对自己总结的这两个主要问题,我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向几位师兄师姐请教,询问他们对于大学生活的看法,他们耐心地疏导,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大学学习需要自己更加主动,课下主动向老师请教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多去图书馆看书。他们也建议我不要做太多的兼职,大学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父母也希望我把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在他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也找回了当初心怀远志的自己。大一下学期开始,我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去图书馆里看书,积极地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所有努力没有白费,本科期间,我多次考试名列专业方向第一,获得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奖励,作为负责人参加了校级重点开放性实验并顺利结题,大三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四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也顺利在大四上学期拿到了保研资格,并被评为了“优秀毕业生”,成为了同学们口中的“学霸”,目前平均学分绩点为3.93,位列专业方向第一。
迎难而上 积极面对
如今我的大学生活即将成为过去,回看我的本科四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准备参加专业比赛的时候。当时我刚念大三,在学校官网看到有我们专业性的全国性比赛时,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报了名。自己当时非常渴望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但是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当时我们刚刚学习专业课不久,但是比赛需要全方面的掌握专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了一些大三下学期和大四才学习的课程。为了通过笔试,我提前看了一部分当时还没有学习的内容,在和同年级的同学竞争中占得了先机,顺利通过了11月份的笔试,加入了培训团队,成为了候选人。培训的过程也碰到许多问题,当时我和一位研究生师兄在一个小组,每次老师布置资料让我们每个小组单独处理时,由于我很多课程没有学,所以开始时基本上都是师兄在处理,我觉得自己在小组中没有发挥作用。当时虽然课程很多,但是我还是坚持利用每天晚上和周末的空闲时间补习课程,学习相应的软件操作和解释方法。在师兄的帮助和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顺利地在最后的汇报答辩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我们年级唯一的代表和师兄师姐一起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的比赛。当时选出最后的人选已经是次年三月份,而比赛又是在四月份举行,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是时间上非常紧迫,最后的准备时间不到一个月;二是我们团队四人的分工问题还没有明确,也不熟练。那段时间,我们利用了我们的所有空闲时间,先是讨论了我们的特长,然后根据特长进行分工,又进行了模拟比赛,根据配合时间再细调分工。确定分工后,每天大家都在各自熟悉自己所做部分,每个周末又进行比赛模拟。在艰辛而充实的准备后,4月份我们踏上了前往比赛地——西安的火车,最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路在我们自己脚下,未来也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没有永远平坦的道路,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人生。作为90后,我们应当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直面生活和学习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不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在蹉跎中度过。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将走向社会,我会把这份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执著的信念带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