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教授 |
个 人 简 介 |
张永泽 |
张永泽,男,1956年生,太阳成矿机77级校友,现任中石油装备制造分公司副总经理。 1982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宝鸡石油机械厂工作。历任设计所工程师、室主任、副所长、高级工程师、进出口贸易公司副经理、经理、设计所所长、工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企业改制后,任副总经理,现任宝鸡石油机械厂厂长、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宝鸡宝石特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宝美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油辽河宝石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永泽同志先后被评为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2006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50人;宝鸡市工业经济人物,宝鸡市功勋企业家,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十大杰出和谐企业家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奖章、2006年中国工业经济年度人物、“全国现代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客座教授、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6年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 、2006年中国工业经济年度优秀人物等荣誉称号。2007年,在张永泽同志的带领下,公司研制成功我国首台12000米特深井交流变频石油钻机,钻机的研制成功入选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第二位,仅次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
薛振奎 |
薛振奎,男,1955年4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生人。197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焊接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1987年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干部八期一班结业。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副总工程师、科委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高级技术专家、博士生导师。 薛振奎同志于1972年燃料化学工业部东北输油管线建设指挥部第三工程大队【大庆油田】参加工作。多年来分别从事工程技术、科研、企业管理、职业教育等工作,先后担任过企业经理、党委书记、干部学校校长、工程部部长、管道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等职。 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研究管道下向焊技术,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技术、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等,在国内外诸多重点工程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先后完成科研成果80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指导博士后10名、带博士生16名、硕士生30多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系统内科技奖励。2003年获得【全国首届十大时代新闻人物】奖,2008年获得【管道十大功勋人物】奖。 社会兼职:中国焊接协会监事、顾问专家、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曾任管道与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焊接专业委员会主任,焊接性与焊接材料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委员会焊接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国家焊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
王进全 |
王进全,男,1956年5月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1月毕业后分配到宝鸡石油机械厂工作。历任设计室主任、销售处副处长、处长、副总工程师兼宝鸡宝石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宝鸡石油机械厂改制为公司以后,于2004年任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党委委员至2016年退休。其间曾兼任研究院院长、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钻采设备及工具标准化委员会钻机标准化工作部主任、海洋钻采设备标准化工作部常务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石油高级技术专家,并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油杰出科技工作者、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三秦人才等荣誉称号。2012-2017年担任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2012年至今担任国家工信部海工装备系统与设备专家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委。 王进全同志长期从事陆地及海洋石油钻采装备的研究开发及产品战略研究,先后组织和主持了100余项油气装备开发,主持或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课题多项。主持研制的12000米交流变频钻机为全球首台最先进的陆地钻机,被两院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同时获得省部级奖5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余篇。 |
文杰 |
文杰,男,196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会长助理、副秘书长,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工业设计委员会主任。擅长工业设计、大型活动管理、食品工业技术、社团管理、国际交流等。 历任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副处长、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行业部副主任(副局)兼任世界工商协会论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法规部副主任、培训部主持工作;中欧环保技术合作促进中心主任。 主要项目业绩: 承担“八五”国家计委重大引进项目“啤酒高速灌装生产线制造技术引进”。引进了20多项一流先进的许可证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中国液体食品装备体系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承担了国家计委“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先后为国家计委撰写了《中国食品工业第十个五年规划》中的食品包装机械部分;为原国家经贸委组织编写《中国轻工机械行业第十个五年规划》。参与修改原国家机械局组织编写的《中国机械工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国汽车工业第十个五年计划》等。这些规划为行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承担组织了国务院批准的首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第二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70余个国家,100多个国际机构,500名政界和商会领导人出席论坛。承担了国务院批准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综合策划工作等,2000余名世界科学家等出席大会。承担了德国总理施罗德来华访问时,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国工业界高管和发表演讲工作,曾培炎副总理出席。 负责总体策划了(六届)2013-2018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并担任技术总指导。该赛事已是国内三甲之一。大赛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和四川省政府担任指导单位,台湾工业总会和四川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成为四川省经信委创新工作的抓手。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是川台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 |
祝宝山 |
祝宝山,男,1967年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协会(IAHR)会员,2011.10-现在 中国水利学会泵及泵站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泵类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流体与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大学)副主任(讲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力机械的内部流动机理、流动控制和优化设计。(1)建立了基于涡动力学理论的水力机械流动分析和优化设计系统。相关成果被教育部委托组织的专家鉴定为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且获得了2013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基于多相流动和多场耦合,开展水力机械振动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计算流固耦合问题的集成化联结框架。(3)与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了多种类型水力机械的优化设计和流动分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究工作获得了政府和企业多方面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4项,开展国际企业合作项目7项,以及国内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共发表国内外杂志及会议论文150余篇,出版教材1部;其中SCI收录论文40多篇,EI收录80余篇。申请专利6项,3次在流体机械及相关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
冷长林 |
冷长林,男,1978年出生,工学博士,现任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SID中国分会技术专家委员会显示系统分会主席,ISO/IEC国际标准组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显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等。曾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best in Show”奖;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市创新工作室领军人才。主持完成863课题2项,国家发改委1项、工业与信息化部3项。完成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FS TV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我国在大尺寸LCD TV产品的基础技术的竞争力;作为团队带头人,主持完成超过50项新技术开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篇,获授权专利25项,其中7项为海外专利。 |
沈新普 |
沈新普,男,1963年出生,博士研究生,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力学与地质力学。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特聘教授。 曾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市科技领军人才,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特聘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及已批准美国及国际发明专利10项。2004年以来,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4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课题,课题成果先后获得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辽宁省政府自然科学三等奖、2013年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
姜乃斌 |
姜乃斌,1980年3月出生,博士研究生,现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固耦合力学、反应堆结构力学。 主持完成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主系统和主设备力学设计,负责数字化核电厂和核电核动力工程设计软件等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和中核集团科技重点专项等项目中的力学相关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编写专著1部(排名第一),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各1项。 |
瞿逢重 |
瞿逢重,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海洋传感与网络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水声通信与网络、海底观测网、水下运载器、石油工程测井技术的研究。在水声通信及相关领域共发表论文62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共34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检索期刊论文18篇(均发表于本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包括IEEE期刊论文11篇),SCI总他引219次,单篇最高SCI他引43次,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9.27;19次担任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分会场主席;担任11个国际期刊和7个国际会议的审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