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芳
|
姓名 |
渠芳 |
出生年月 |
1981.09 |
|
职称 |
讲师 |
|
硕导/博导 |
硕士生导师 |
|
学科专业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研究方向 |
石油地质学、开发地质学 |
|
所属室所 |
油气地质教研室 |
|
联系方式 |
Email: qufang@swpu.edu.cn |
|
个人简介 |
||
渠芳,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于2004年及2009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受聘于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获院级及校级教学竞赛奖多次,指导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次;多次参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藏地质学》的相关教材编写及教改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太阳成集团tyc3355cc校级科技基金项目1项,负责或主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等纵向课题及油田横向课题10余项。在《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论评》、《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 |
||
研究领域 |
||
一、 石油地质学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 围绕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等典型盆地碎屑岩储层开展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分析,重点针对断层发育区,断层的精细研究及其活动性对油气的疏导性能研究、油气运移通道与油气成藏机理的关系等开展研究。 二、 密井网条件下开发地质学研究 开展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密井网条件下,碎屑岩储层构型及油水分布规律综合研究。 三、 孔隙性砂岩中变形带研究 高孔隙性砂岩中的变形带是发育于高孔隙性岩石(孔隙度大于15%)或未完全胶结的颗粒沉积物中的一种很特别的亚地震构造。高孔隙性地层中变形带的发育会改变储层的物性并很可能会对油气运移和聚集产生影响。变形带研究是高孔隙性储层精细建模所涵盖的关键内容,可以更好地指导流体的运移模拟。主要针对高孔隙性砂岩地层中发育的变形带的分布规律、宏观特点、微观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等方面做系统研究。 |
||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
||
教育背景: (1) 2006.09至2009.0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 (2) 2004.09至2006.0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构造地质学(硕博连读); (3) 2000.09至2004.0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09.07~今,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
||
主要研究项目 |
||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602157,孔隙性砂岩地层中变形带非均质性研究,2017-01至2019-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2126,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葡萄状构造精细研究,2015-01至2017-12 3、国家科学技术部,“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7-001-HZ01,超深层礁滩相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技术,2011-01至2015-12 4、BZ34-1明下段NmⅠ~NmⅤ油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2016 5、龙岗地区礁滩气藏描述和地质建模研究,国家重大专项,2010 6、陆相断陷盆地油源断裂输导机理及成藏规律研究,2010 7、垦西油田垦71断块馆陶、东营组储层建筑结构与油水分布规律研究,2007 8、黄骅坳陷二级构造带油气聚集规律及勘探方向研究,2006 9、孤岛油田中二北馆上段储层建筑结构与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2006 |
||
代表性成果 |
||
一、主要学术期刊(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渠芳,连承波,柴震瀚,任冠雄,夏青松,刘宏.孔隙性砂岩地层中变形带研究述评[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9, 26(5):10-20. 2、 渠芳,连承波,柴震瀚,任冠雄.基于三维 X 射线显微镜的孔隙性砂岩中变形带微观结构解析[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9,28(2):167-174. 3、 连承波,柴震瀚,渠芳(通讯作者),任冠雄.远安地堑碎裂带的微观特征及形成机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 27(5):25-32. 4、 LIAN Chengbo,QU Fang,TAN Xiucheng, LI Ling, JINMindong, ZENG Wei,REN Quanxiong, HU Guang, LIU Hong.Occurrenc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Botryoidal Structures from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6, 90(1):384-385. 5、 连承波,渠芳,谭秀成,王志坤,吴力云,张建良,段宏亮,高国强.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南组一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地质科学,2012,47(1): 177-186. 6、 渠芳,连承波,陈清华,渠冬芳.济阳坳陷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运聚方向研究[J].地质论评,2011,57(2): 217-227. 7、 渠芳,陈清华,连承波,王志坤.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运移通道匹配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31(3):141-150. 8、 渠芳,连承波,陈清华,郝志伟,张军涛.黄骅坳陷南区扭动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31(4):46-50. 9、 渠芳,陈清华.对孤岛油田西南缘断层活动性的新认识[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4):394-442. 10、渠芳,陈清华,连承波.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3):14-18. 11、渠芳,陈清华,连承波,张军涛,蔡福龙.黄骅坳陷南区油气分布规律及其成藏机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 35(3): 294-300. 12、渠芳,陈清华,连承波.河流相储层细分对比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1):17-21. 二、会议论文: 1、 渠芳,连承波,任冠雄,刘宏.孔隙性砂岩地层中变形带研究述评,中国南京,第六届全国沉积学大会,2017-10-27 至 2017-10-30. 2、 渠芳,连承波,柴震瀚,任冠雄.孔隙性砂岩中变形带的微观特点及其对形变机制的表征.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 17 届学术年会,中国杭州, 2019-4-19至 2019-4-22. 3、 QU Fang, LIAN Chengbo, CHAI Zhenhan.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Band in Porous Sandston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of Deformation Mechanism,第九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中国长春, 2019-6-1 至 2019-6-4. 4、 柴震瀚,连承波,渠芳,任冠雄.地堑内部孔隙性砂岩中变形带产出状态及发育序列精细解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 17 届学术年会,中国杭州,2019-4-19 至 2019-4-22. 5、 CHAI Zhenhan, LIAN Chengbo, QU Fang, REN Guanxiong. Combination Model and Development Sequence of Deformation Bands in Porous Sandstone of Graben, 第九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中国长春, 2019-6-1 至 2019-6-4. 三、教学成果: 1、渠芳,连承波.讲授式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法在石油地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9):80-82. 2、 连承波,渠芳(通讯作者). 严中有宽雕玉器 行端表正绽新花——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影响[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 ,No.236 (09) :61-62. 3、 李斌,廖明光,渠芳,刘明杰. 《石油地质学》课程创新教学实践探讨[J]. 科技资讯, 2015, 13 (419) :151-152. 4、 李斌,廖明光,渠芳,刘明洁.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地质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 (03) :7-8. 5、 渠芳.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课堂教学优秀奖竞赛一等奖,2014. 6、 渠芳.太阳成集团tyc3355cc2012-2013学年课堂教学优秀奖竞赛二等奖,2014. 7、 渠芳.太阳成集团tyc3355cc青年教师课堂现场普通话及板书竞赛二等奖,2013. 8、 渠芳.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获院级二等奖,2020. 9、 渠芳.太阳成集团tyc3355cc2019年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优秀三等奖,2020. 10、渠芳.太阳成集团tyc3355cc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19
|
||
研究团队 |
||
地质与资源科研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