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国际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刊发题为《基于可折叠晶体硅片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封面文章,该文章首次提供了一种制造大规模、可折叠硅晶圆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制造策略,这是晶硅光伏领域第一篇Nature正刊文章。太阳成作为重要合作单位,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光伏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青年教师俞健博士负责该研究中高效、轻质、柔性晶硅光伏组件的工作。5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这项研究成果。
该研究创新地开发了边缘圆滑处理技术,将硅片边缘的表面和侧面尖锐的“V”字型沟槽处理成平滑的“U”字型沟槽,改变介观尺度上的结构对称性,结合有限元分析、动态应力载荷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残余应力分析,发现了单晶硅的“脆性”断裂行为转变成“弹塑性”二次剪切带断裂行为。该结构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硅片的“柔韧性”,60微米厚度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可以像A4纸一样进行折叠操作,最小弯曲半径可达到5毫米以下,也可以进行重复弯曲,弯曲角度超过360度,实现了高转换效率、高柔韧性的晶硅太阳电池。
该研究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牵头)、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55cc、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通威太阳能等。
近年来,太阳成晶硅光伏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高新技术重点研发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Nature、Nature Energy、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获202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了国内一流的晶硅光伏研究平台。同时,太阳成与光伏龙头企业通威太阳能强强联合,建立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获批“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成都市鼓励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项目“太阳能产业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联合培养”、 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成为西部地区高素质光伏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92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