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关于进一步强化本科课程考核评价的规定》(西南石大教〔2021〕27号)教务处《关于组织开展课程考核实施情况专项抽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学院对各课程考核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抽检,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院高度重视
学院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检查,成立了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由院长张小飞担任组长。检查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潘建屯具体负责,成员由学院督导委专家、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等组成。学院于10月27日专门召开了教研室主任会议,对该工作进行了安排,要求各门课程进行认真自查。学院坚持自查与抽查相结合,首先要求各教研室开展了自查。随后邀请督导专家杨清元、潘建屯、李凌、张健丰、张莉、杨莉等对课程考核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抽检。11月4日,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向教师反馈了教学文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对各课程考核、教师教学文档等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二、检查情况
(一)课程思政贯穿于考核全过程
1.思政课考核全过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的基本任务。思政课的考核,都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各门思政课程建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题库,并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考核方式评估和考核学生的思政教育成效。
2.文化素质课程考核注重课程思政。学院承担的文史哲类文化素质课程,充分发挥文科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实施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本着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同向同行的原则,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安排课程考核内容,开展课程考核。
(二)课程过程考核评价扎实
1.平时成绩评定指标体系健全。将听课、考勤、作业、研讨以及各种形式的阶段性测试等内容纳入了课程过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了每一指标的权重及评分标准。
2.平时成绩记载与评定认真。按照过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认真记录学生过程学习情况,严格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任务完成度和学习质量达成度。各门思政课程均通过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信息平台记录、评定和公布学生过程学习情况。
3.课程阶段性测试扎实。每门课程均要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等,通过随堂测试、报告册等多种方式开展课程阶段性测试。按照学校建议次数开展了至少2次阶段性测试。
(三)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积极推进
1.课程个性化考核改革积极推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探索和实践形式多样的考核模式改革。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一门思政课,分八个学期行课和考核。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实施线上考试;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考核为撰写小论文;第七至第八学期,实施线上考试。其它几门思政课程均为传统的考试方式,实施网上阅卷。
2.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和历年试题公开情况。思政课程政治性、理论性强,未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鉴于课程的特殊性,考试历年试题公开,尚未推进。
(四)合理提升课程考核难度深度
1.综合能力考核不断强化。除形势与政策课程外的四门思政课,在命题中设置了综合型、应用型主观题,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独立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仅靠记忆就能回答的名词解释、填空题或判断题等客观题。四门思政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试题的分值占比均达到60%及以上。
2.课程考核内容进一步拓展。将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理论成果,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等有机融入到课程考核中,让考核内容更加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沿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
3.课程结业考核质量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课程结业考核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教学副院长亲自严抓严管试题审查,每一门课程的试题命制、试做评价、评分标准制定、试题审批、答卷批阅以及考试组织管理等各环节工作,强化课程考核的公平公正,确保结业考核质量。
(五)课程考核改革组织实施
学院领导班子、教研室定期研究课程考核改革相关工作,开展课程考核情况专项督查,每学期末总结本学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成效,分析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举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下一步强化课程考核评价的主要思路及措施
(一)存在主要问题
1.过程考核不够严格,平时成绩评定不够细致,部分班级学生平时成绩较高。
2.部分课程考试难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3.历年试题公开还需进一步推进。
(二)下一步主要思路及措施
1.强化考核过程管理,严格平时成绩评定,要求各门课程平时成绩不得超过90分。
2.加大课程考试难度,提升试题质量,严格网上阅卷,促进学生加大课程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效果。
3.按照《历年试题公开操作指南》,在学校课程中心的课程网站公布历年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