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国家奖学金2次,中国石油优秀学生奖学金2次,学校特等奖学金4次、飞翔奖特别影响奖……累计获得奖学金30万余元;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石油界奥林匹克)特等奖,全国石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石油界第一个获奖学生)等荣誉;博士期间,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9篇,申请国家专利13项,授权软件著作7套,获得国家级奖励15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主题报告2次;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励志成才优秀学生榜样、“五四青年”学生榜样、成都市十大榜样等荣誉称号。现担任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技术首席……
他是李杨,熟悉他的人,有人说他是学霸中的学霸,有人说他是科研、竞赛的领头羊,有人说他自带光环,总能传播正能量。
自进入到太阳成集团tyc3355cc以来,八年里,这个开朗的男孩用奋斗不断尝试为青春的白纸增添不同底色。
“青春对我来说,是一场勤奋的较量。” 李杨说。
人物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w3022wbca72.html?pcsharecode=7SBDYJM7&sf=uri
“穷小子”用求学改变命运
如今的李杨,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回拨时间的指针,从小学到大学,每次开学时,学费都会成为李杨父母的“心头病”。
父亲常年生病,母亲先天弱视,家里欠债超过十万元,几亩薄田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从小他就知道,自己是父母的脊梁、家庭的希望,未来的一切要靠自己。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2011年,李杨考入太阳成石油工程专业。他当时想的是学一个容易就业的专业,能尽早毕业养家。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选择了就业好的石油工程专业。
李杨老家(资料照片)
“入校第一年的大学学费是家里东拼西凑借来的。”他回忆说,本科四年里,他用兼职所得和学校发放的奖学金,他不仅没问家里要一分钱,还经常寄钱回家。
李杨说,贫困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前进力量,这力量驱使他走得更远;贫困不是羁绊,而是向上生长力量,这力量驱使他走向更高。
刚上大学时,李杨也曾有过短暂的迷茫期,常常为成绩未达到预期而苦恼。勤能补拙,他的英语不好,每晚便会花3个小时专门用来提高,雷打不动。“李杨是一个能在学习中静下心来的人。”本科期间辅导员周岩对李杨印象深刻。
周岩说,李杨上课常坐在前面两排,课堂参与度高,这也是他学分绩点总是第一名的重要原因。大学前两年,李杨更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学20余门专业课程,知识的积累和眼界的开阔,也坚定了他继续深造的决心。
天道酬勤,李杨以平均学分绩点4.05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本科学业,拿到太阳成集团tyc3355cc2015年唯一一个本科直接保送博士的资格。
临近本科毕业,因优异成绩和竞赛经历,很多大型石油公司主动找上门,向他伸出橄榄枝。他甚至获得中石化“优才引进”计划的资格,可直接进入到拟录用人选考核环节。众多机会摆在眼前,李杨却选择了放弃,他说,我要继续深造,才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连续四年参赛 遭遇滑铁卢不放弃
直博后,李杨师从郭建春教授,从事油气藏增产改造理论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进入实验室,李杨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最开始,毫无经验的李杨有些迷茫,科研该如何做?“先从导师的文章看起,再谈科研。”与他同去杰瑞公司参加夏令营的师姐邓涛的话触动了李杨。
李杨(中)参加SPE活动
一有空,他就追着师兄师姐,实验室老师询问相关问题。三个月的时间,李杨阅读了大量文章,知识储备得到了迅速提升。
而在李杨觉着“差不多”时,师兄苟兴豪提醒他,储层增产改造研究在本校就不单一个团队在做,大到全国,做相同科研方向的人会更多。李杨细思,仅学一家之长远远不够,了解观点的形成以及对立观点也很重要。
科研期间,他将实验室作为另一个宿舍。凭借着上千次的实验和模拟,他针对致密气压裂过程中的储层保护问题,首次提出以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为核心的技术,实现了压裂液在储层伤害程度的大幅降低,突破了传统储层保护措施的技术瓶颈。
竞赛路上“不停摆”。从一入学,李杨就把石油学子心中的最高荣誉、有“石油界奥林匹克的卓越杯”之称的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从未放弃。
2013年,大三的他第一次参加这项赛事中的全国石油工程知识竞赛,两个月时间,他背了3000页的资料,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内容是没有学过的,那一次比赛他得了特等奖。也是从那一刻起,他把卓越杯定为了自己的目标。
第二年,当周围同学都在准备毕业论文,找工作时,他拉着保研的几个同学开始着手准备比赛。校内选拔赛时,他们团队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进入全国比赛,然而比赛结果却出乎他意料的得了一等奖。
第三年,他给自己的团队取名“再战卓越”,这一次,他是冲着特等奖去的。果然,校内选拔赛,他们的团队拔得头筹。带着十足的信心,他们打算在全国竞赛中大展手脚,勇夺卓越杯。但是结果却令他们大跌眼镜,仅得了个二等奖。更让李杨郁闷的是,校内选拔赛他们战胜过的好些团队纷纷得了一等奖。
这次滑铁卢,让李杨低落了好久,可是拿到卓越杯还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
李杨(右一)参加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李杨并没有放弃,2017年3月,由李杨担任队长的“地下河”团队成立,再次向“卓越杯”发起挑战。参加这一届比赛,李杨只能选择和现在身边一起学习的的博士生组队,而这些师兄普遍比他大,新组成的队伍里,他年龄最小,资历最浅,但又是领队。“每次团队一起开会研究参赛作品,我都把姿态放得很低,邀请各位师兄开会。”李杨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与来自全国61所科研院校的2234支优秀团队的角逐中,李杨团队成功斩获“卓越杯”。“当我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的时候,我想,这几年的奋斗终于梦想成真了。”
勇担使命 兴油报国
李杨说:“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要有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事业才能有所建树,中国科技才能有所进步。”
博士期间,李杨进入到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的创新团队。在导师的引导下,他把“爱国、创业、拼搏、求实、奉献”作为座右铭,时刻准备着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庄严承诺。
李杨深入石油企业一线
理论联系实际,早在本科阶段,他就曾利用寒暑假自费从四川远赴新疆、大庆、辽宁等油田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与施工师傅同吃同住。这样的经历带给了他作为石油人更多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他弘扬新时代“铁人精神”,扎根油气生产一线,当其他人都在休假的时候,他却往全国各大油田企业跑,学习工程技术实践。作为国家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的技术首席,他将自主研发的低吸附-低伤害压裂液投入川西致密油气资源的开发,获得油气企业一致好评。
周岩说,李杨性格开朗,做事积极,总能将正能量带给周围人。2012年的暑假,李杨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办“梦想规划”服务机构,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作为先进模范,他每学年都会开展10余场讲座,把成长故事、学术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
李杨一家
走进学霸,生活也常伴浪漫。本科毕业,李杨与同专业的贺艳艳喜结良缘,现在,他们更有三岁的儿子陪伴身边。“李杨有一颗上进的心和有趣的灵魂,生活不富裕却很幸福。”贺艳艳说,夫妻俩最浪漫的事情是加班到凌晨,一同撑着雨伞,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只有在不断奋进中才能点亮人生梦想,让梦想开花。”谈及未来,李杨说,他会继续增长才干,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和社会,保持青年人对事业的热情,在人生的工作岗位中奋斗,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努力。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铭记‘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石大精神,为石油奉献青春,为能源贡献力量。”李杨说。(曹正 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王金健 殷舒琪 张津溪 孙巧)
李杨被授予四川新青年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