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博士毕业与导师张国忠教授拜别时,他叮嘱我“站好讲台”。十多年来,这句叮嘱一直萦绕在心间,时刻勉励着我,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回首这些年的教学与科研经历,我深感收获良多。这段旅程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初为人师:挑战与适应。2011年,我一进校就踏上讲台,主讲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全部大四学生的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虽然课前已经反复研读大纲、熟悉知识体系,但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心中仍十分忐忑。作为一名刚从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的新手,我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教学经验的匮乏,如何将专业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成为我需要攻克的第一个难题。我开始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参加教学培训、阅读教育书籍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在不断的尝试与改进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开始能够从容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突发情况。
学生:教学相长的宝贵财富。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意义。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常常激励我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他们的提问也促使我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学术上的交流,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问题也常常向我咨询。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也尽力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追求。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一名教师的信念,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学生之间的缘分。
团队合作:共同成长的动力。在高校工作的这些年,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单打独斗往往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而团队的合作与支持则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在教学团队中,我们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和手段,分享教学资源,互相听课评课,在合作中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在科研团队中,我们分工明确,协同作战,共同攻克科研难题。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我们在合作中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以赛促教:课程体系的更新。入职以来,我一直积极参加学院、学校的各级教学比赛,也获得了一些奖励,备赛过程中不断琢磨更合适于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思考如何将科研学术前沿融入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大学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体系,更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四川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备赛过程中,学院多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和参与金属腐蚀与防护课程建设以及有相关科研项目的老师为15个教学节段怎么选取、如何导入、如何体现“两性一度”进行了深入指导,给我提出了很多有意思、有深度的建议。这些使得课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质的提升,为建设一流课程打好了基础。
教育情怀:教师成长的动力。为师者,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主动践行,涵养育人情怀。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也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站好讲台”的初心和信念。
未来:继续努力。回首过去,我感谢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成长历程,它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持教育情怀,不断追求卓越。在教学上,我将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在科研上,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同时将科研融入教学,反哺教学。在个人成长上,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而不懈努力。(徐广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曾获太阳成“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等。这是她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学竞赛表彰会上的发言,这次发表时有改动,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