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太阳成一线教师提升教学学术水平与信息化教学能力,2022年秋季学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再次借助学堂在线引入“清华大学新时代高校教师融合式教学公益进修项目”。各单位积极组织,广泛动员,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选择参训课程。经清华大学审核,全校43名教师参与26门课程进修,实现了太阳成教师与清华学子、全国其他高校一线教师同上一门课、共圆“清华梦”。
参加研修的教师通过加入原汁原味的清华课堂,亲身体验了清华大学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学习了清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维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老师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感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行云流水——工科的中文写作(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 赖南君)
非常喜欢祁海鹰老师的授课风格,祁老师备课充分,将生动详实的案例融入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中,并能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主动思考问题。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在今后的授课及工作中,我都将以祁老师为榜样。工科生的写作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以工为主的大学,但是工科又是学生人数最多的学科,希望这门课能够推广到全国高校,帮助工科生提高写作水平。
机器学习(机电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李刚)
本次研修,有幸观摩了龙明盛老师主讲的机器学习。通过进修,我不仅学习了课程的理论知识,更深刻地感受了融合式教学,切实体会到教与学深度融合的课堂魅力。“融合式教学”侧重于“线上线下实时互动融合”的教学方式,课程中一部分学生在教室内学习,一部分同步在线上学习。通过“雨课堂+微信”在线平台,打破了时空局限,实现了“授课+答疑”与“在线+回放”全程沉浸式教学,兼顾了线下与线上同学,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西部高校。
物理化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专任教师 郭秉淑)
本次研修我选择了卢滇楠老师的物理化学。卢老师认真创新的教学精神和逐步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我心生敬佩,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值得我借鉴和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和迷茫也得到了解答和启发。此外,研修过程中开展的系列研讨会对于像我这样的“青椒”而言,简直就是及时雨,让我意识到这次研修不能只关注教学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维和信息化教学技能等的学习。以上感悟让我受益终生,也深知自己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任重而道远。
线性系统理论(电气信息学院专任教师 王艳)
本次研修我有幸选到了赵千川老师的线性系统理论。赵老师授课深入浅出、气氛活跃,尤其能够结合学生不同的科研方向和工程案例展开教学,启发学生思考控制理论的应用并为将来灵活应用在科学研究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近3个月的研修,我深刻地认识到任何的教学都应该是基于学情的,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化,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储备、不同的学习风格设计教学活动。其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工程案例分析、研讨等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达成对知识的内化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离散数学(1)(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专任教师 朱林)
本次清华大学融合式教学公益进修项目,我全程观摩学习了马昱春老师的离散数学(1)。通过研修,我深深地体验了名校老师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雨课堂)辅助教学,如何管理课堂,如何答疑,如何把一个枯燥的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此次进修,不仅加深了我对离散数学的认识,也让我学习到清华大学教师有效的授课方式和理念,对我在今后开展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权与人权(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专任教师 钟声)
学习了刘晗老师的主权与人权,使我深深感受到刘老师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专业素养。整个学期老师并没有给出“主权”“人权”确切的概念,而是通过带领学生阅读相关学者的著作,抛出问题,层层分析、推演,结合分组讨论等形式,学习这些杰出人士如何思考“主权”“人权”相关议题。刘晗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更注重与学习者的交流,古今中外、时事政治、趣闻轶事等都可以与授课内容结合,既活跃气氛又增长见闻。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自己在知识储备、与学生交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努力扬长补短,借鉴优秀课程的授课形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服务中心专职人员 翟玮炜)
本次进修我选择了清华大学魏军教授的教育心理学。在魏老师大量理论阐释与实验论证的课堂中,我深刻感受到一名教师深厚知识储备的魅力和教与学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在魏老师谦和的教学态度和小组分享的教学组织中,我深刻体验到师生、生生情感联结的温暖和课堂自由分享、尊重鼓励的力量。这是作为学生的我在这门课程学习中的感受,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在“学生”视角下自觉需要在教学中反思与改进的部分。我常常期待着课堂师生共同体的真正建立,我想,这些学习、体验和感受或许能帮我更加接近其中的核心要义。
健康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服务中心专职人员 余强)
李虹教授的健康心理学,授课内容环环相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气氛活跃,“传道授业解惑”;聆听李虹老师的课,如沐春风,体现了大学大师风范,深深被李虹老师人格魅力和亲和气场所感染。通过本次学习,不仅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领域,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后,我将尝试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