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光触媒室内空气净化材料”项目是“蜂云谷杯”第二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得主之一,也是四川省推荐进入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29个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之一。该项目的设计者——绿光团队拥有7项“光触媒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相关专利,著有13篇高水平sci论文。获得教育部认证的多项大奖(2016 年法尔胜杯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首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华为杯” 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十二届 “挑战杯” 四川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等)并入选四川省苗子工程培育项目。
为大家的呼吸保驾护航,是绿光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目前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依托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和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绿光团队自主研发出20余种新型光触媒材料。该类材料不仅克服了传统光触媒材料只能在紫灯光下起作用的技术壁垒,同时还克服了传统材料存在的二次污染缺点。今天笔者也很荣幸采访到了团队的部分成员,走进他们的“空气净化”世界。(以下赵梓俨简称赵”、曹月晗简称“曹”、李伟简称“李”)
记:你好,能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项目吗?
赵:我们的项目做的是新能源领域,具体是室内空气净化。因为现在环境污染严重,我们做的是光催化,属于室内空气净化的一种新技术。我们主要是以高校科研平台作为基础,以自己在科研当中取得的科研成果作为技术核心,利用合理的商业模式,作为催化剂的生产商,将其销售至涂料、薄膜、瓷砖、空调、空气净化器等传统产品生产商,使其原有产品具有空气净化功能,让大家呼吸到干净健康的空气。
记:光催化技术似乎是一个新名词,能否介绍一下?
李: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绿色环保的空气净化技术,利用太阳光或室内灯光彻底分解空气中的甲醛、甲苯和VOC等污染物为大家的居住环境提供清洁空气。我们现在已自主研发出20余种新型光触媒材,该类材料不仅克服了传统光触媒材料只能在紫灯光下起作用的技术壁垒,使得其在可见光(即太阳光,包括家用日光灯)下也有高效响应,同时还克服了传统材料存在的二次污染缺点。
记:当初是因为什么选择进入这个领域呢?
赵:首先是因为我们的专业背景,我们学材料的会先把材料研发出来,在针对市场,看消费者有什么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考虑我们能去做什么。再者,从研发角度上。一般的光触媒材料是用在室外,在紫外光下去产生作用,但是紫外光太强,会致癌。而光催化的应用的场景广泛,在有可见光的环境下就能使用。从市场角度上来说,我们待在室内的时间比待在室外的时间长百分之80%左右,而新装修的空间或多或少都会带一定的污染。我们解决室内空气净化的问题,只要有可见光,灯管、桌面都可以涂上材料薄膜进行空气净化,应用场景很广泛;同时,这个领域在国内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一些国际大企业想进入国内市场,我们的技术又是国际上没有的,我们想为这个领域、这个国家做一些事情。我们希望能巩固国内市场并延伸国外市场,掌握一定话语权。
记:你们团队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瓶颈期?是怎样的解决的?
赵:一个团队在进行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大家都很累,不想做事。在这个节点,作为团队负责人我会去告诉他们我们获得的专利、投资人对我们的青睐,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给大家打一针鸡血,让大家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有意义,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去完成这样的事情。同时作为负责人,我要身先士卒,要做得更多才能更好的激励团队。我们团队从13年搭建实验装置、14年研发生产制备方法到15-16年制造出一系列产品,遇到过多次困难,但我们特别有韧性,认定这件事情可以做到,并相信能改变大家生活。
记:在创业过程中有什么特别有成就感的时刻?
赵:大家为了一件事情共同努力,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去争论,但都是为了把项目做得最好,这个时候会很开心。外国人说中国人是一个人一条龙,一群人一条虫,但我们团队是很团结的,去年我们团队参加了一个材料设计大赛,我们作为创意组在一群很多年产值近一亿的创业者中拿到了最高奖项。此外,我曾想过最有成就感的事是有一天走在大街上,听见别人谈我们的产品的时候,是在称赞它。工作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我们在选择投资人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对方和我们的理念一致,给多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为此做了一个公众号来传播这种空气污染防治知识和最新技术。
记:能讲一讲这个公众号嘛?
曹:建立这个公众号是花费了我们很大的力气的。初衷是因为参加比赛,后来我们慢慢发现大家对这个领域认识度不高,不太了解这个行业。只是模糊的知道空气净化器,不了解其净化技术。那他们在购买这类健康产品的时候只能通过广告、朋友圈软文、网络红人的推荐,但在网络空间没有一个良性的规范下,这类信息输出良莠不齐,公众又无法辨别真假。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最需要这种设备的用户群体恰恰是辨别性较差,免疫力又较低的老人和儿童。因此我们想去义务传播这样的知识,通过更加朴实、平民化的语言,我们愿意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
记:那你是如何平衡学业与创业之间的问题?
赵:我在创业的同时写了多篇SCI论文、获得学校飞翔奖,同时搭建了实验室,团队超过20个人,每天工作15、6个小时。研一的时候经常凌晨两三点睡觉,早上7点醒来。我觉得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可能我是研究生,项目做的又是专业方向。研究生就像上班,自己去摸索准备、主动去找老师,要考虑自己想要做什么,主动性强很多。
记:你觉得大学生是否应该在读书期间去创业?
赵:每个人有独立的个性,每个人有适合的角色,不能一竿子打死。讲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06年进大学,同班同学开始创业,在那个时候就月挣4000,而且不挂科。我问他,更想拿大学文凭还是更想做生意。他说,学业是他的底线,这个事情没有退步余地;做生意是兴趣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也要去完成。我觉得大学生应该想清楚自己创业的资本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想做的事是否有不可替代性。把这些想清楚,才去考虑创业。
记:创业至今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能否做一下分享?
李:团队分工,首先是分,然后是总。每个人处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司其职,然后把成果一汇总,共同完成这件事。这样的过程是我最大的收获。同时,我从一开始做这件事情,从0到1,从一瓦一沙到一个整体,慢慢看到它的成长,了解到整个团队的运营,会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工作之后很难有机会去体验到的。
曹:我是典型的大多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一开始不是很想找工作,就跟着大家一起考研,用考研时间想自己想要什么。挺幸运的,研一一开始遇到这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对自己有了更好的认识,然后调整目标规划。从被动思考到主动思考,突然有一天,我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赵:本科四年给大学生很多时间,你有资本,也有时间,也少牵挂,可以去尝试任何想尝试的事情。你做点小生意也好、做家教、实践、社会工作都可以,但是要敢于尝试。尝试过后认识更深的自己,找到自己想要从事的事情,这比读死书更重要。有些时候到最后自己想要做什么不是想出来的,前期你要把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做好。这样的积淀下,等到做选择的时候才能有能力支撑你想要做的事情。 (王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