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政策

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学校政策>>正文

    太阳成集团tyc3355cc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供稿:        编辑:cxcygongsi        审核:        日期:2015年10月22日        浏览:

    为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6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太阳成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的基本原则,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推进太阳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太阳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太阳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意识进一步加强,目标要求更加明确,育人和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习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通过2-5年的努力,使太阳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学工、教务、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的校领导任副组长,学工部(研工部)(处)、校团委、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设备与实验管理处、国家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校友总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工程训练中心、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学院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成立西南石油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承担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在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金洲,副组长:赵正文、王玲、张烈辉)领导下开展工作,牵头统筹、安排、协调、检查、考核、评估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2.成立“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务的副校长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学工、团委、科研、研究生院、招就、科技园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科研处、研究生院、招就处、科技园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指导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相关日常事务。

    3.各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具体开展本学院创新创业工作。

    4.在学生中已成立“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大学生未来企业家俱乐部”,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由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直接管理。

    5.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平台,着力打造“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中心”,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平台。

    (二)监督考核

    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单位和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纳入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内容,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强绩效考核,把大学生创业数量和质量情况纳入学校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分解任务,严格考核。

    多年来,太阳成集团tyc3355cc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坚持“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实践、孵化、研究”链式发展模式,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建设为抓手,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孵化支持体系。

    四、具体举措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1.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将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创新创业成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选树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培育创客文化,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2.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利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打造“飞翔大讲堂”等精品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成功企业家来校讲学,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和指导,让学生提前感知创业文化。组织学生到科技园入驻企业实地考察见习,让学生真切感受职场氛围。

    3.开展创新创业专题学习活动。全校师生员工都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在全体人员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和“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改革意识,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二)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1.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机制。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评估、预警和退出机制;健全专业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专业建设的质量监控;研究制定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2.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推进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创新创业实验班项目、卓越班项目、大类招生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项目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3.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立足点,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构建了德智体美协同育人体系,在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基础上,突出加强创新实践教育;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引领,构建校院两级“一课”、“二课”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化,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在一、二年级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基本常识教育;在大三、大四和研究生中开展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创业计划制作、融资、企业管理技巧、市场调查等技能辅导。

    2.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进程。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引进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充分运用线上和线下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座、报告、交流、参观等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学生扩大视野、提升创新创业动力和能力做好推动引导准备工作。

    3.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立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需要,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特色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1.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鼓励教师和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在传统课堂中融进有利于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的一切有利因素;努力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实现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

    2.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化教学,创造条件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教师把学术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创新创业路径。

    3.深入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法,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促进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考核结果与学生能力相匹配。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1.加强创新创业条件保障。加强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业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学校先后建设了8个校内实训基地,246个稳定的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产学研特色鲜明的校外实习基地,6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龙头,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为骨干,以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实验室为基础的结构优化、功能齐全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打造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创新创业工作的校企合作平台、校政合作平台、校校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各级各类竞赛、创业训练计划等,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并配备专兼职创业导师进行辅导;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让大学生创业企业享受三年拎包入驻、零成本无费用等创业优惠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优化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等途径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新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建设好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在现有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俱乐部的网络平台建设。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新能源”创新创业工场的一体化网络平台,全程化、立体化服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各二级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活动通过“申报立项、审批、执行、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二级俱乐部建设。

    4.建设太阳成集团tyc3355cc众创空间(V咖)。建设太阳成集团tyc3355cc众创空间——V咖,搭建集学生交流、教学培训、企业宣讲、项目路演、投融资等为一体的校内“众创空间”,为广大学生提供寻找创业机会、创业伙伴、创业资金的平台以及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建设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各二级教学单位创新创业平台——“创客空间”,积极调动教师资源,整合各单位科研、教学、实验室等资源,深入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5.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学校积极与新都区人民政府联系,每年举办含创新创业政策宣传、讲座、沙龙等在内的“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创新创业宣传周”2次;学校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开展校级创新创业比赛2次、融创大会2次、创业培训(SYB等)4次、创业讲座10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不少于8次;每年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等活动,积极鼓励各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积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创新创业文化平台。

    (六)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1.新增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类综合改革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力度,形成一批科学先进、可复制可推广的教改成果。

    2.实行弹性学制,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列入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综合测评体系的考评内容,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休学创业期间学生可申请选修学分,修满学分可准予毕业。

    3.全面推进实验教学学分制改革。完善实验项目管理机制,实行实验项目选修制,促进实验室全天候开放,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实验项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修或选作更高层次的设计性、探究性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设置创新创业必修和选修学分。设置1个创业必修学分和3-5个创新必修学分,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可转换为“创新创业选修课学分”、“素质拓展课程学分”、“文化素质课程学分”或专业选修课学分。

    5.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显著成效的学生,可转入相关专业学习。根据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创新创业意愿和创新创业需求,且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显著成效的,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校内专家认定的方式,按照学校相关政策可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七)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教师队伍。选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或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干部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学任务。各学院至少要有一名教师或者辅导员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聘任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专家充实教育教学队伍。

    2.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有计划地分批遴选创新创业工作相关干部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学习。通过选送外出或邀请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进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对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党政干部、辅导员和指导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八)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1.实行校企双导师辅导制度。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立一支由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的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2.加强学生创业指导。积极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聘任校内外专兼职创业导师,对在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全程化指导;积极利用“青春创业大讲堂”、“飞翔大讲堂”等平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设立“创业扶持基金”重点支持互联网+和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

    (九)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

    1.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学生创业,对教师发明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放水养鱼”的管理模式,学校不提取任何费用,鼓励教师成果及时转化;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发新产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列为教学计划的课程组成部分,计入教学工作量;鼓励教师兼职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并给予相应待遇。

    2.完善创新创业奖励制度。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予以奖励,每年开展“最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评选表彰活动,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十)加大资金投入

    1.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学校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孵化与发展,同时设立创业种子基金,降低大学生企业的创业风险。在场地和办公设备上,已建成2600㎡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提供完备的配套设施。

    2.开辟多种融资渠道。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与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为企业争取创业税收奖励等补贴。与地方有关单位开展紧密合作,积极推进太阳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转化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机结合,对太阳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与外部支持,并逐步形成学校与地方互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3.争取各级政府有关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有资源,积极申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经费、“天府英才”工程专项资金、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等有关专项经费,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

    附件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附件2: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64号)

    太阳成集团tyc3355cc

    2015年10月

    备注:本方案已于2015年10月12日报送省教育厅,并择时向社会公布。

    上一条: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兼酬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管理办法 下一条:太阳成集团tyc3355cc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兼酬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试点方案

    关闭